王飛回到地方后,,對于有醫(yī)學專長的他來說完全可以得到對口安置,但他不想給政府添麻煩,,而是經人介紹到廣東一家服飾企業(yè)上班,。部隊5年的培養(yǎng)鍛煉使王飛的身上具備了常人少有的優(yōu)秀素質,加之他在工作中勤奮踏實,、表現突出,,入職僅6個月即被老板委以重任,全權負責企業(yè)下屬一家分公司的經營,,任總經理的職務,。然而,這令人羨慕的職務并沒有給王飛帶來快樂,,他愈來愈覺得這不是自己要的事業(yè)。經歷了數個不眠之夜后,,王飛毅然辭去了總經理職務,。 放著大好前程不要,,他究竟想干什么? 愛老情結,,勾起投身養(yǎng)老事業(yè)理想 王飛說他從小就喜歡和老人在一起,,和他們在一起就感覺佷親切、很溫馨,。無獨有偶,,在解放軍院校服役期間,王飛的任務是為內部干休所的老干部把脈看病,。那時,,他每天都與老人打交道,年輕憨厚的王飛同他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,。轉業(yè)到地方后,,王飛心里還時常想起那些老人慈祥的面孔,惦記著他們的健康,,掛念他們過得是否快樂,。愛老的情結,在王飛的內心深處糾結著,,讓他難以入眠,。“為老年人做點什么”的想法,,在王飛的心里越來越強烈,。 他留意到,廣東,、上海等開放發(fā)達地區(qū)和城市相繼建立了許多專業(yè)化的社會養(yǎng)老機構,,專門為那些需要養(yǎng)老的老年人服務,但像河南等一些中西部地區(qū)專業(yè)養(yǎng)老院數量則很少,。他清楚地知道,,要縮短這種差距,僅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,,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,。他認為,這樣的需求為自己敞開了一扇門,,既能實現自己服務于老人的理想,,又能發(fā)展個人的事業(yè)。 于是,,王飛辭去了總經理的職務,,專程到上海等地的養(yǎng)老機構去考察、學習,還到專業(yè)院校去深造,,用將近四年時間去為投身養(yǎng)老事業(yè)做準備,。 愛老真心,打開創(chuàng)辦養(yǎng)老機構局面 2008年春,,曾經在鄭州市口腔醫(yī)院學習過一年的王飛,,帶著創(chuàng)辦養(yǎng)老機構的使命再度來到這座闊別四年中原城市。 盡管已經做了數年準備,,但要開創(chuàng)全新的事業(yè)仍然是困難重重,。創(chuàng)建養(yǎng)老院的工作千頭萬緒,而他手里卻只有3萬塊錢,,盡管他精打細算,,可還是捉襟見肘。好不容易租到能夠負擔得起的建站場所,,辦好民政局注冊登記,,還得馬不停蹄的去組織裝修,購置必要的設備……任何一項具體的事務都需要王飛親力親為,,因為他沒有多余的錢去雇人替他分擔,。在他不分晝夜的忙碌下,終于布置好了七八間干凈整潔的單間房,,相關的手續(xù)也全部辦妥,。2008年3月,金水區(qū)南陽新村辦事處頤和家園托老站正式掛牌成立,。 還沒來得及喘口氣,,王飛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。從籌備建站開始,,那段時間王飛有三個月沒回過家,,天天吃住在站里面,家里的一切由妻子一個人默默承擔,。養(yǎng)老院建立后頭幾個月,,只進來了周圍村莊的三四個老人。王飛和招聘來的兩名員工不分晝夜輪流照顧老人,。因為是全托,,王飛和他的護理員們把老人們的吃喝拉撒全部包了下來。由于王飛的精心服務換來了良好的口碑,,半年后,,入住的老人開始多了起來。 對民辦養(yǎng)老機構經營管理有過數年學習和調研經歷的王飛,,認為除了用真誠的愛心保障養(yǎng)老服務質量外,,還要考慮老人家屬的經濟承受能力,,以合理、盡可能低的收費提升競爭力,。為此,,王飛決定不做廣告,直接讓利給顧客,。他說:“許多養(yǎng)老院把養(yǎng)老收費中相當大一部分資金用在宣傳廣告上。但我們不做廣告,,堅持對進來的老人們低收費,,直接減輕老人家屬的負擔�,!� 托老機構的任務不僅是照看老年人,,還需要維護他們的身心健康,在疾病治療和康復護理方面給予有效的配合和跟進,。學醫(yī)出身的王飛和衛(wèi)校畢業(yè)的護理員們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到位,,這也是他經營托老站優(yōu)勢所在。 更為重要的是,,王飛對老年人有發(fā)自肺腑的真愛,,他不僅在生活上精心照料入住養(yǎng)老院的老人們,還十分關心他們的心理需求,,想盡辦法撫慰他們的心靈,。如安排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,請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陪伴老人,,讓老人們享受到天倫之樂,。為了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,他于2009年2月組建了河南省首家托老機構專職藝術團,,邀請演員定期為老人們表演娛樂節(jié)目,。老人們都說:“養(yǎng)老院就像一個大家園,一個歡樂園,�,!� 2009年春節(jié),許多老人都不愿被家人接回家中過年,。了解到情況后,,王飛就和院里的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、掛燈籠,、放鞭炮,,陪著老人們過了一個熱熱鬧鬧、歡歡喜喜的大年,。 王飛對每位老人都親切地稱“爺爺,,奶奶”,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和護工們一起,為老人們端茶遞水,、問寒問暖,。他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,晚上11點睡覺,,起床首先巡查一遍,,中午12點再巡查一遍,晚上睡覺前還要巡查一遍,,目的是充分保證老人的身體健康和安全,。老人們體會到王飛的真心呵護和悉心照顧,就像依賴自己的愛孫那樣依賴王飛,。有位老太太患有高血壓病,,需要每天定時吃藥,她每次都要王飛親自給他喂,。有一天,,王飛到外地出差沒有回來,其他護理員給她喂,,但就是不見效果,。第二天王飛回來喂給她,很快血壓就降下去了,。 優(yōu)質貼心的護理服務,,寬松良好的休養(yǎng)環(huán)境,使頤和家園老年公寓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,。目前頤和家園老年公寓已入住50多位老人,,成為鄭州市同類機構中的佼佼者。王飛的事跡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,,很多人在肯定他行為的同時都鼓勵他堅持下去,。 愛老恒心,堅持做大做強養(yǎng)老事業(yè) 民辦養(yǎng)老機構生存下來不容易,,做大就更難,。即使投身養(yǎng)老事業(yè)是王飛的理想,也不可避免的出現過想放棄的瞬間,。他常常告誡自己:“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難題,,一定要走下去�,!� 王飛表示,,“養(yǎng)老院是一個高風險性質的機構。這里入住的老人年齡都在70歲以上,,身體及精神狀況復雜多樣,。大多數老人行動不便,,還有許多人患有各類老年疾病,他們可能隨時會出現緊急情況,。所以,,我們的護理員除了需要具備較高的護理專業(yè)素質以外,每天還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,。最委屈的是有時候個別老人家屬還不理解我們的工作,。” 在承受心理壓力的同時,,王飛還必須面對經濟負擔,,每天連同房租和日常費用開支就要2000余元,加上前期的投入,,近幾年都將入不敷出,而且還需要不斷投資,。但是他熱愛這份事業(yè),,能為老人盡一份心,為社會盡一份責,,他有足夠的勇氣堅持下去,,而且發(fā)誓要讓入住的老人們開心、健康,、有尊嚴地享受人生,。 艱難中也并不全是苦澀,在這里,,不僅有老人們帶給他的欣慰,,還有政府給予的鼓勵。隨著對人口老齡化認識的深入,,近兩年政府對養(yǎng)老事業(yè)日益重視并加大投入,。南陽新村辦事處的領導們對養(yǎng)老院的發(fā)展給予高度重視,提供了大量物質支持,,大到空調,、彩電、洗衣機,、熱水器,,小到桌椅板凳。很大程度緩解了硬件設施投入不足的問題,。既幫助托老站解決了一些具體困難,,又使全體員工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鼓舞,更加堅定了大家為養(yǎng)老事業(yè)奉獻的決心,。
|